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玩恐怖更要玩創意  來盤泰式<嚇死鬼>吧


記得我在某一篇的文章提過..

人為什麼喜歡看恐怖片。研究報告指出,人類藉由描繪出內心恐懼的事物來克服心裡對未知事物的害怕。

恐怖片從古早以前到現在,從中港台大家從小看到大、現在電影台都不斷在重播的僵屍片(別跟我說你沒看過林正英演道士啊?!),到彭氏兄弟的見鬼;從西方那個喜歡打曲棍球的傑森,到拿重兵器的電鋸殺人魔。恐怖片的變化某個程度來說不停在進化,某個程度而言又不是那種有太大的改變。

西方好萊塢不斷在追求殘忍血腥的鏡頭畫面,強調死狀甚慘,手段之殘忍。不外乎是一個兇手和一群不知死活淫亂大學男女生的故事(俗稱ya驚悚片)。但近來出現異數。奪魂鋸而言,就是玩創意的表現。若要說這是故事劇本設計的進步且有用心。另外一方面,若牽扯到鬼怪和靈異的西方電影,其實老實說,表現方式就我觀察並沒有太多的進步。從經典大法師到毒鑰這類的題材,在拍攝手法上總是沒特別之處,能吸引人的大概只有故事內容或是強調是真人真事改編的。

從陪我們長大的林正英先生到彭氏兄弟的<見鬼>,我想是香港影界為打開格局的用心;縱然,彭氏兄弟後來的幾部作品我並不是太喜歡(過於以電腦CG來企圖營造,在我看來是失敗且庸俗的,反而不如其近來進軍好萊塢的作品<鬼使神差The Messengers>),但所奠下的基礎是有目共睹的;包括影片色調、手法、打光,在後來幾部亞洲鬼片而言其乎是如出一徹。當然日本和韓國的怪譚式鬼片又是另一種風格,是較獨立風格式的型態,我想這裡先不提及。

1999年,<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真是shock的一部電影,主要的原因在於劇本形態的改變。以往的劇本是從事件發生,主角介入,到最後事件的解決,然後結果發生。然而<靈異第六感>可以說改變這個邏輯:先演出結果,再一點一滴演出經過,最後給人"啊~原來是這麼回事啊!!!"的shock。靈異第六感>可以說是一個landmark,其後概念這樣的作品愈來愈多,如:<神鬼第六感>(the others ;神鬼第六感?!靠...什麼爛名字啊)、<捉迷藏>,亞洲韓國的金知雲的<回憶>和<鬼魅>都是這類形式的作品。

由此我們知道,恐怖除了嗜血和嚇人以外,不停的玩創意和求改變才是現代社會吸引人去看的原因。

<嚇死鬼>我想是一部玩創意玩到爆錶的另類泰國鬼片。種部片可以分成兩段式,片子進行到感覺要結束時,會有個shock,原來前半段是"戲"(嚴格來說是戲中戲),而後半段是現實(戲本身),可以說是不同層次的恐怖。同一部片可以感覺兩種不同的鬼片形式。

前半段描述一個學表演的女生因為打工幫警察演出模擬兇案現場的被害者,而被冤魂纏身,最後幫助破案;後半段則是拍"前半段戲"的人一個個遭到厲鬼索命。創意不但是來自於整個劇情的兩段式的安排,還有後半段調查厲鬼索命的原因的過程,在抽絲剝繭後恍然大悟。整部片營造的氛圍算是成功,利用泰國傳統的藝術(音樂和舞蹈)做聯想主題(就像鬼來電的經典鈴聲一樣,聽到鈴聲就可以做聯想)。

雖然看完覺得,靠!太瞎了吧!!不可否認泰國人不光只是來台灣當勞工的實力而已,對恐怖片工業也算是有所貢獻的。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除了復仇 還是復仇!!!! 就是血暴力hiphop的Afro Samurai


西方人對東方文化感興趣的程度,從影視藝術中可以看得出來。

從Matrix到Kill Bill,西方導演不斷在取借(瓢竊?)東亞文化的圖騰。

GONZO在今年一開始時就明白告訴大家今年將有三部大作,其中一部就是這一部Afro Samurai。其實整部片可以看出GONZO想進軍歐美市場的決心;換句話說:這是一部把日本動畫介紹給美國那些宅男宅女的一部大作,如此的想法為前題的話,我們可以預想到幾個重點:

第一、題材不能太難太深,不然外國人看不懂。

第二、結合歐美文化外國人比較能接受。

第三、找個外國大牌來背書或出資,是打入市場在行銷上最好的方式之一。



嗯,果然是如此。

在第一眼看到封面和片頭之下,很hip hop的風格(主角那個黑人的Afro頭就夠hip hop了),讓我強烈的感覺到GONZO的企圖心,讓我想到了manglobe公司的<混沌武士>(Samurai Champloo)。然而相較之下Samurai Champloo完全是”日本人”的作品,也就是即使他包裝了hip hop的音樂或是風格,還是可以感覺到它是日本人電視裡會放出來的東西,這並不是它發音是用日文的關係,而是定位的問題。換句話說,<混沌武士>是日本人穿上hip hop的衣服,然而Afro Samurai是徹底西化的東西,你可以覺得它就是Spawn或是任何美式的動漫作品;除了武士刀、和服、大佛、和尚、文字圖騰是東方的元素,其它活脫脫就是美式的一部作品。縱然愛看日本動畫的宅男宅女們都知道日本動畫結和異國文化已不是第一次了,但這部動畫的視覺風格在日本或東亞我想是前無古人的。



故事相當簡單,簡單到會覺得這是什麼爛劇本。

世界上最強的兩個劍客,擁有一番和二番(按:英文直接講no.1和no.2)頭銜和象徵的頭帶。一番是像神一樣的人物,不會有人想碰觸它,除非是二番;而二番是最接近神的”人類”,人人都想也都可以挑戰二番。主角之父原是世界上的一番,一日被來挑戰的二番所殺,奪取了其一番的頭銜和頭帶。於是乎,年幼主角為了報仇,接下了二番的頭帶,並走向復仇之路.......復仇的代價讓他沒有感情,所有親故都成為仇人或死人。最後終於殺死了一番並奪取他的頭帶和地位之後,卻又展開無止境被挑戰的人生。



當然看了這部動畫,也別指望對人生或是生命有什麼啟迪(LEO兄說:就是看風格的、呷氣味的啦~)。動作和分鏡相當細緻和用心,人物設計上也相當具巧思,怎麼結何美國黑人文化和日式的圖像呢?我相信在設定花了不少功夫。值得一提的噱頭,即是Samuel Jackson出資和來擔任其中一角色的配音,更能成功為這片加分。整片誇張式的血腥暴力不亞於Kill Bill(果然是18禁,說到做到),加上沉重的色調和略為悲傷枯燥的故事模式,讓人有點吃不消,所幸音樂上可以為此片加分不少,也好在它不是七龍珠一樣大長篇。當然我們只能說本片像是一個入門或是軍火展示,展示GONZO的技術和實力,其它的,其實不用太計較了。



anyway,也許每個人看片子都希望獲得什麼大道理,卻忽略了影視藝術最基本的”娛樂”功能。看完有沒有什麼啟示呢?沒有!!完全沒有!!!有的只是血腥暴力無止境的殺戮和疲勞的眼睛。

官方網站:http://www.afrosamurai.com/





延伸閱讀:

Samurai Champloo: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嗯  入夏心情

花氣薰人欲破禪


心情其實過中年


春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灘頭上水船

<北宋。黃庭堅>
為什麼po這首詩?....
我想我現在有點像黃庭堅的心情吧
"夏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灘頭上水船"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夢想的代價 扶桑花女孩

夢想有多重?

昭和40年(1965年),日本福島縣的常磐煤礦公司為了挽救日漸沒落的採礦產業和衰退的小村莊,決定轉型,將原本的採礦量縮減,並積極想轉型成立大型的夏威夷渡假遊樂中心。公司聘請了知名東京SDK舞團的舞者來教授Hula(草裙舞)。


然而改變的現實,對傳統總是衝擊。離開媒礦公司的而投入夏威夷渡假中心的員工,抱著希望和夢想,卻被原來媒礦公司的同伴認為是叛徒;保守的山城更不能接受衣著短少,扭腰擺臀的Hula。一群女孩,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單純想跳舞的快樂而向舞者來學習Hula。她們必需忍受學習時的痛苦,家人親情的不諒解,眾人輕視的眼光,還是緊緊抓住熱情,努力的舞動下去。最後巡迴演出時,漸漸的獲得肯定,成功的吸引了觀光客,挽救日漸沒落的小城。

我們常忽略了現今的生活便利,是多少夢想成就而成,這麼多的夢想又是付出多少代價。失去親情、受盡羞辱,是為了肯定自己,為了挽救家鄉,為了自己的夢想。人無論再怎麼獨立,自己的價值說穿了也需要旁人的肯定,能忍受嗎?

<扶桑花女孩>如同每個勵志的電影一樣,是描述勇氣與夢想的電影,雖然並不是題材很特別的影片。但卻讓我想每著個夢想所要需要的代價。現實與傳統的衝突、親情的衝突,似乎是每個夢想必需承擔的。然而有多少人堅持下去?或是有多少人不被打倒呢?<扶桑花女孩>是在描述這樣的故事,即使原始的片名並不是<扶桑花女孩>而是<草裙舞女孩>,但我覺得扶桑花更為貼切,象徵著夏威夷熱帶的圖騰之外,也像這群女孩對夢想熱情如同花朵一樣盛開。

這是部感人好片。


夢想有多重,它就能飛多遠。夢想有多大,付出的代價就有多大。

原來原因是我沒有前科

住她的偷她的 女大學生愛錯江湖郎

奇怪這種好事怎麼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經朋友討論的後 一致的共識是:







因為你不是江湖郎!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法網邊緣,我們能期待什麼?


”一次次站在法庭上,你我都清楚,沒有人是真正的正義真理。我們最多只能做到貼近真理正義,這樣就已是人間至善了。”勞伯杜瓦在<法網邊緣(A Civil Action >對約翰屈伏塔說的話。
法律對人類社會的義意是什麼?(抱歉我不是法律系的學生,也許一無所知)當如同我們這種平民小百姓站在法律面前的時候,我們又是什麼?
如果法律是選擇靠邊站的時候,我們所堅持的正義又在哪裡?

約翰屈伏塔在<法網邊緣(A Civil Action >中飾演一位原是前景一片看好且唯利是圖的黃金單身漢律師,認為有利可圖的情況下,為波士頓波本村居民控告兩個大財團對當地環境汙染造成十五年內八名孩童癌症死亡。然而天真的認為可以海撈一筆的情況下,卻料不到與財團之間的法律遊戲本來就是一場長期的戰爭,但約翰屈伏塔卻意外在聽到當地居民的証詞後,堅決投入與大財團的抗爭。最後家財散盡,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雖獲得勝訴,卻只有其中一間財團的金錢賠償。然而他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正義,在毫無後援的情況下,默默的蒐集証據,最後被美國環保單位採用,控告兩間財團,求償金額創新英格蘭地區訴訟案最巨,也成為環保訴訟賠償法律最經典的案例。

在地檢署的同學說,民事往往就只是賠償和和解的過程。片中,我們卻看到在獲得財團和解的豐厚條件後,主角卻為了正義放棄了和解,選擇了讓自己走向無止境的法律訴訟。在家財散盡時,終於獲得勝訴,他依然明白,對家屬而言,金額多少和是否賠償已經沒有義意,也並非他們想要的正義。

在我們的文明的世界裡,我們都一廂情願的相信,法律終可以伸張正義。後來才知道,原來法律是文字的遊戲,真正的勝訴早已經無關正義。可悲的是,現在大多數的人民對法律失望,我們只能希望能每個法律人都如同片中主角能夠恍然大悟,伸張正義嗎?
片子結束後,我想這部片子若能打動你我的心的話,也許只能代表我們對法律的失望及無助,真正的正義在哪呢?


其實片中最感動我的並不是和法律有關的任何橋段。
約翰屈伏塔對凱薩琳昆蘭說:如果妳很忙沒空來法庭,只要抽空幾場來就好,妳的出現一定可以打動陪審團。
凱薩琳昆蘭說:我會去,我每場都會去,我會坐在左邊倒數第二排的位置。那是我跟我兒子約好的位置,每天放學我們都約在那個位置。他現在也在天堂那個位置等我。
能堅持正義的不是法律,也不是任何言語,而是在我們心中最深層的東西。也就就是我們最看不起的,情。

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新海誠式的秒速五公分

新海誠可以說是這幾年來日本動畫界出現的可以說奇葩。在日本這個動漫人材輩出的國家裡,新海誠堀起儼然是另類奇蹟。
二戰後的日本成為戰敗國,在經濟蕭條、國內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並沒有放棄動漫這個產業(而事實上也不應該放棄,因為數據顯示:動漫產業的產值收益是日本經濟的命脈之一)。然而如何在節省成本之下還是能製作出有趣可以打動人的作品呢?


於是「有限動畫」從這樣的日本發揚光大,最後成為日本動畫的特色。不簡單的是在有限動畫的限制下,可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手塚治虫創立的公司在有限動畫的製作上頗具心得,也成為影響日本動畫一直至今的主要關鍵。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有限動畫所為了節省經費而省略的一些元素:角色的表情、動作,以至於動畫角色表演上呈現一片死寂和單調,似乎走向一個死胡同。

後手塚時期之後,人才輩出如過江之鯽。日本人當然不會是笨蛋(當然,某個面向來說是挺不聰明),當然發現有限制動畫是在經濟蕭條時是實現夢的手段,但在經濟復甦中的日本而言,是會勒死自己的麻繩。宮崎駿是個指標性的人物,他樹立了所謂宮崎式的動畫,在他創立的 吉卜力工作室成為經濟復甦的指標,他向亞洲,甚至西方各國展現:日本也有能力製作大規模的動畫電影。乃至於後來的大友克洋,大規模的動畫電影加上日本人的工作態度,打造出一個龐大,不可以侵犯的動畫大國。

然而回頭來想,這是不是另一種搤殺小成本或非商業性的動畫作品成長的空間?所幸日本是個奇蹟之地(我必需這麼說)。

1999年,在遊戲公司工作年輕的新海誠獨立製作出<她與她的貓(彼女と彼女の猫)>的五分鐘黑白動畫,令人為之驚艷。作品短短五分鐘,描述貓和其主人的生活瑣事,表達日本人的寂寞和都市女子感情的空虛。該片看不到角色動畫該有的表演,最多的是角色的獨白和背景、物的表演,與其說是他的風格,事實上也可能是能力和獨力製作所致,但卻意外的成為特別之處。動畫不再成為角色表演的舞台,似乎成為旁白和物所鋪陳的電影。


<她與她的貓/就是那隻貓.............噗>

 

<她與她的貓>




02年,新海誠又以獨立製作的方式,花了七個月的時間製作出<星之聲(はしのこえ)>,算得上個人代表作。這部作品我個人覺得蠻有意思的,內容不再贅言,我可以說是很有意思的作品。我想此片是所有日系動畫特色的大雜燴吧。通訊和未來的概念,加在少男少女純愛電影裡是怎麼樣的結果?我覺得蠻有意思的電影,但LEO兄不太茍同(哈..),不過,若要說那些特色是日本人動漫畫原罪的話,其實我們也看了那麼多年了不是嗎。




此片可以說是個人風格樹立的開始。往後的大型作品--<雲的彼端,約定之處(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這大概是LEO兄最肚爛的作品)和最新的作品<秒速五公分(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同樣看到的風格:漂亮如詩背景,細膩微小之處的動畫表現,光影的變化,色彩的優雅,打動人心的音樂,感性的os(這向來是他動畫的主角),還有我覺得無論怎樣都沒有進步的角色風格(這個我必需這樣說,也許這不是他的專才),”極少”的角色動畫。


<雲的彼端,約定之處>

其外還有其動畫作品裡必定出現的符號和象徵或元素:電車、平交道、廣闊的藍天、電線桿、教室、學校和一些懷舊的事物。其實並沒有去研究這些符號為什麼一再出現在其作品(LEO說這個人一定小時候有什麼創傷吧)。然而這些很貼近我們的生命的風格,加上前面提的種種風格,其實彌補了其角色表演上的不足,一樣打造出會感動人的作品,我想這就是有限動畫另一種面向的發展後的極致吧。

 
<星之聲/出現了....必有的平交道>


<雲的彼端,約定之處/出現了....必有的教室>



<秒速五公分(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是目前新海誠最新的作品,目前得知將分成三部,第一部櫻花抄已經完成上市了。秒速五公分是指片中女主角所說,櫻花落下的速度(誰會知道櫻花落下的速度,日本人最愛豪小),不過這個名字的確很吸引人(至少每個人會好奇純愛電和物理有什麼關係)。最近LEO兄借了我櫻花抄。其實看了有些失望,我認為這部作品仍然擺脫不了過去他比較大型作品的模式和架構,當然其他二部還沒出來我並不能以偏蓋全,但目前看到的櫻花抄並沒有什麼新意。我不可否定其對畫面製作的用心和刻畫的細膩,但我並沒有看到新的新海誠,可以看到幾乎是同樣的模式套用在這個故事上,讓人看了有種鬼打牆的感覺。不曉得第二部第三部會不會讓我有信心呢?

希望新海誠再創造一次奇蹟吧!

  

<圖片資料來自新海誠官網

ps主題曲不錯喔:

山崎まちょし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